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招考公告 其他招考公告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能源系统与可靠性研究中心诚聘青年英才

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旨在打造产教融合与新工科教育的溥渊模式。学院于2021年8月正式揭牌成立,2022年5月独立运行,将建立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若干国际化、大跨度、前沿交叉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培养面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瞄准前沿科学,聚焦未来能源、未来健康等方向,提供领域内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大楼选址闵行北校区,使用面积6万平方米,将与毗邻的宁德时代上海研究院大楼构成“双子楼”,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独特优势,成为引领未来能源和健康行业发展的国际创新高地。学院网址:https://gift.sjtu.edu.cn/

未来能源系统与可靠性研究中心概况

中心由溥渊未来技术学院与宁德时代共建,于202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心聚焦未来能源系统与可靠性的前沿科学问题,发挥强交叉学科优势,构建先导引领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分布式混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中心着眼于储能电站、智能微网、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等长时复杂使役场景对新型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极为苛刻的要求,从材料、电芯、器件和系统的多维度出发,率先构建交叉学科技术体系与方法论,支撑未来能源系统的长寿命安全运行。中心已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自然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等多项国家重要研究任务,并与知名企业共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心网址:

https://gift.sjtu.edu.cn/4926/list.htm

中心重点招聘领域

01可靠性工程(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可靠性理论与测试方法;

○ 故障诊断、失效机理与影响分析;失效传播网络;

○ 智能感知,信号反演;

○ 智能运维、预测性维护和早期预警方法;

○ 传热传质,燃爆机理;

○ 风险评估;寿命评估;

02混合能源系统 (Hybrid Energy System)

○ 新型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

○ 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设计与控制

○ 风光火储联合运行与控制,电网主动支撑技术

○ 智能微网能源互联与运行

○ 碳减排与碳足迹

招聘岗位

中心现面向海内外长期招收优秀人才,包括长聘体系、研究序列、博士后研究员岗位。

01长聘体系

1. 招聘岗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2. 岗位要求:

已取得博士学位,在学术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展现出较强的学术潜力和教学能力。

申请副教授者一般应在博士毕业后具有三年及以上相关学术岗位工作经历。

3. 支持情况:

在科研启动费、博导资格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02研究序列

1. 招聘岗位: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2. 岗位要求:

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职务,具有国际领先学术水平,获得国内外公认的重要成果,在本领域有广泛的影响力;全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优秀的科研道德和职业素质,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支持情况: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03 博 士 后

1. 岗位职责:

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参与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协助指导研究生工作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等。

2. 岗位要求:

具有研究生教育学历,博士学位;有良好的英文读写和交流能力、学习能力,责任心强,团队合作意识强;具有科研创新精神、良好的科研诚信及职业道德。

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优化与维护、复杂系统优化与调度、多传感器融合、故障诊断与容错、电力电子技术、储能系统可靠性评估、导航制导与控制、先进控制理论、模式识别、数据与机理建模等。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年龄。

3. 福利待遇:

薪酬及福利待遇按国家博士后相关规定和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工作表现和研究情况发放绩效奖励(详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网站https://postd.sjtu.edu.cn/ )。

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博士后人才项目以及各类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获资助者享受相关待遇。

上海交通大学为优秀博士后提供专有晋升通道。优秀者出站后可申请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系列教职。其它待遇可参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网站。

4. 博士后合作导师及方向:

李冕 教授

研究方向:可靠性设计;先进控制理论;数据与机理建模

导师主页:https://gift.sjtu.edu.cn/lm/main.htm

联系方式:mianli@sjtu.edu.cn

黄任可 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能源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微电网与虚拟电厂;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导师主页:

https://gift.sjtu.edu.cn/hrk/main.htm

联系方式:huangrenke@sjtu.edu.cn

联系我们

苏老师:shan.su@sjtu.edu.cn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资料(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代表性论文等)发送至联系邮箱,邮件主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毕业学校”,申请资料将严格保密。未来能源系统与可靠性研究中心长期接受应聘申请。

版权与免责声明:
返回顶部